8月16日,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圆满落幕。本届大赛吸引了2817支参赛团队,提交作品1063份,大赛总热度达到5400万,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赛事之一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团队和个人选手围绕工业、教育、医疗、心理健康、游戏等领域展开巅峰对决。最终,经过激烈角逐,本院23级电商学生陈睿宇在众多比赛团队中脱颖而出,一举斩获”全球影响力嘉年华一等奖”、“个人赛道三等奖”和“未来之星奖”三项殊荣。

从3月14日正式启动,到8月16日总决赛颁奖落幕,这项经历了5个月时间的AI应用创新赛事,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众多AI创业企业、高校科研团队以及个人选手的关注与参与,参赛群体覆盖中小企业、行业工程师、高校师生、AI开发者以及青少年群体。上千份青年开发者的成功实践,以鲜活的案例为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写下生动注脚——技术不再悬于云端,而是运行在身边的端侧设备之间,跃动于产业和生活的脉搏之间。

本院23级电商陈睿宇同学及另外两位团队成员,以“NeuraLink – AI Platform for Designing Educational Smart Hardware”主题,聚焦儿童心理健康议题,为儿童设计的智能情感监护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。本团队指导老师凃保民指出,团队利用先进AIPC技术栈,实现了94.2%的实时语音识别和情感分析准确率,相比传统方案推理速度提升290%。通过语音和面部表情的多模态AI分析,该系统为儿童发展提供个性化情感洞察与趋势分析。核心功能包括智能交互、功耗降低35%的系统监控及安全的历史数据管理。该平台结合前沿的AI技术和专业用户界面,为家长、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检测与洞察,这也是本项目能得到评审青睐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竞赛设有五名优秀指导老师奖项,其中四名均为上海地区著名高校教师,而凃保民指导老师也是本次大赛中唯一非上海地区的优秀指导老师。
此次斩获三个奖项,是对本校及本院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。随着AIPC时代的到来,本院将继续发挥以赛促学,鼓励同学在AI应用的创新,从云端走向边缘,从概念走向产业化。
(撰稿人:凃保民;一审:张世邦;二审:陈伟鹏;终审:宋美娴)